中试,是中间性试验的简称,它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之一。成果产业化的成败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中试的成败。不过最近,省内多地的化工企业和科研机构普遍反映,由于相关审批和监管政策不明晰,他们在化工中试环节遭遇到了严重障碍,项目中试车间陷入停摆。
山东多地化工中试停摆
坐落于昌邑市的山东成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拥有山东省认定的技术创新中心和潍坊市工程实验室等科研资质,具备很强的化工中试能力。然而最近一段时间,这家企业却难以将自己的科技研发成果进行中试,新产品的投产受到严重影响。
山东成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华告诉记者,他们企业近几年的科研成果都无法进行中试。因为化工中试找不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不知道哪些部门来负责审批,但是不去审批,就成了违规建设项目,要受到安全环保部门的相关处罚,所以目前进退两难,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记者先后来到了昌邑市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昌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两部门都表示,化工中试无法进行审批立项。
成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遭遇并非个例,位于邹城市的山东省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同样面临相同的问题。山东省精细化工中试基地技术负责人刑文国表示,他们的基地是科技厅财政厅共同授牌的中试基地,为山东化工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因为相关部门的处罚,车间处于停滞状态,也因为这个原因,一个两亿元的项目一直不能投产。
山东省绿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周倜表示,该联盟成员覆盖全省200多家化工企业和科研机构,最近一段时期,不断有成员反映,因开展化工中试遭到了所在地区环保和安监部门的处罚。
专家:政策缺位导致“以拒绝代管”
审批无人负责,不审批又容易涉嫌违规建设,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山东省化工研究院院长冯迎春。
冯迎春院长表示,化工中试过程属于一个科研过程,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审批管理细则,长期以来处于监管盲区。但随着近几年政府对环境及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加上中试风险比较高,这一块的空白被提上管理日程。但是每个管理部门都不希望自己管辖范围内出任何问题,因此就出现了“以拒代管”的局面。
部分城市开始主动探索制定政策
有专家表示,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没有经过中试的科研成果只有30%能转化,不仅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安全、环保方面的隐患也将陷入不可控状态。
面对不断出现的化工中试监管难题,一些地区的监管部门也开始转变思路,主动作为。今年3月,桓台县应急管理局就印发了《化工中试项目环节安全管理(试行)规定》,对中试领域的政策空白进行了积极探索。不过,目前省级层面的指导政策还没有出台。
周倜认为,省内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中间试验环节审批政策,使这一卡脖子问题彻底得到解决,否则让这一问题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的达成,影响山东化工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编后:避免“以拒代管”,政府应主动作为
科技创新面对的是全新的领域,难免会遇到某些政策空白。以拒代管,表面上避免了监管风险,实际上则是损伤了企业的创新热情,影响了经济的长远发展。希望有关方面主动作为,采取积极措施,解决这一困扰企业创新发展的难题。
相关阅读
关键词:山东 化工中试
分享至: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4299号
© 2014-2025 前衍化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009754号-1